石油与时尚
防锈油报道,国内服装业跳开“优质低价”的怪圈似乎变得更为急切。中国大部分设计师们正在这么做,比如成功打造COCOON、秋水伊人等知名女装品牌的应翠剑,如今已经开始了“高级定制”业务,瞄准明星、名流等城市新贵定制礼服,目前已经在业内初具规模,范冰冰、侯佩岑都成为座上宾。男装品牌象外的杨涛则请来日本三宅一生的设计顾问以及英国圣马丁毕业的希腊籍设计师来凸显国际化视野。
石油涨价被改变的不只是服装价格。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出口企业平均利润率为1.47%,今年1-2月,进一步下降到1.44%。杭州汉世商贸的副总经理毛文涛认为,如果说前两年外贸企业转内销还只是喊喊的,那么今年转型已经成了当务之急,因为出口的利润太薄了。
石油与时尚,看似遥远,实际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际油价从去年10月份的80美元/桶一直推涨到5月初的110美元/桶,暴涨的油价成了这一切的幕后推手。衣服中使用的化纤材料比如涤纶、氨纶、锦纶和维尼纶,又叫石油衍生物,石油涨价直接影响化纤的价格。其次,油价上涨也推高了物流成本。
而你如果感兴趣,去翻翻商场里那些女装的价格标签,你就会发现,原先的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越来越多地变成了土耳其、印度以及泰国。更多的服装订单转向了全球那些劳动力更为廉价的地区。高企的成本让江浙沪一带的中小服装企业日子更难过了,不少小企业因为接不到订单面临倒闭困境。毛文涛透露,春节后不少上海、江苏、浙江的纺织服装中小贸易企业几乎很难接到订单,“外贸企业想把成本上涨的压力转化到下游的国外零售商那里,是不现实的,不少老外会直接撤单,将订单下到了印度、孟加拉国或者土耳其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