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公司动态公司动态
公司动态

浅析外国鬼是如何克服金属在低温下使用防锈油的难题

金属在正常情况下使用防锈油是不会产生副作用的,但是金属如果在低温情况下使用防锈油产品的话,会出现防锈油膜层不均匀,自干能力差、总的来说就是会影响防锈油产品的防锈性能,那么鬼佬们是如何克服这方面的难题的呢?外国鬼通过多道次、大变形热加工过程可以用热扭转实验进行模拟,某实验室模拟研究了Ti-NbIF钢的棒材轧制过程,实验钢种的化学成分见表1.7,轧制共有25个道次,分四个阶段:粗轧(Roughing)7个道次;中轧(IntermediateRolling)4个道次;预精轧(Pre-finishing)4个道次;精轧(Finishing)10个道次。道次时P7(InterpassTimes)从粗轧的15s减小到精轧的0.011S。但是实验室模拟的变形速度远远低于实际的工业轧制速度,会造成低的流动应力、粗大的最终显微组织,以及较低的软化动力学,使得根据实验室模拟结果而给出的工业软化值低于实际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应变速度修正道次间隙时间。修正公式为:对低碳线棒材的一般要求是高伸长率和一定的强度指标,高伸长率是为了便于后续的拉伸变形。IF钢由于没有碳化物,所以具有很高的断面收缩率,屈服强度一般为150一200MPa。但是,IF钢的温加工模拟研究表明,通过在铁素体区轧制,屈服强度可以达到450MPa。该研究采用工业间隙时间和应变速度修正间隙时间模拟IF钢的热加工和温加工变形过程,研究了平均流动应力(MeanFlowStress,MFS)的演变、最终组织和产品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多道次、大变形棒材轧制过程中流动应力的变化比较复杂,道次间隙时间、变形程度、变形温度、变形速度、残留应变等都对道次间的再结晶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流动应力的大小。在700℃铁素体区热加工时的MFS与在950℃奥氏体区热加工时的MFS数量级相同,所以可以采用较低的温度进行轧制,以降低加热温度,节约能源。C.M.Sellars等人研究了IF钢温轧时的组织演变和应力一应变关系。传统的IF钢生产方式采用奥氏体区高温热轧,然后冷轧后退火的工艺。而该钢种在铁素体区较低的流动应力为该钢种在铁素体区进行低温轧制提供了条件,为IF钢新的生产工艺提供了可能。首先将防锈油产品加热到60度左右,保温30min,然后分别空冷到5001,6001,700℃和8001,在实验室轧机上进行轧制,最大压下量为50%。结果表明,随温度降低,平均流动应力降低;随应变增加,平均流动应力开始增加很快,然后应变达到某一值后,流动应力趋于稳定。此外,其他研究人员也做过铁素体轧制流动应力的研究,例如对LC钢在铁素体区轧制时DSA和动态回复对流动应力的影响进行研究,实测的轧制压力和用模型预报的轧制压力相吻合。通过以上实验证明原来鬼佬们是通过对金属周边加温,这个方法虽然很老土却是最有效的,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试试。本文是由“北京航锐通”为您提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京航锐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为您提供优质的防锈油,切削液,松动剂,硬膜防锈油

本文首发地址http://www.hthrt.com/news/
http://www.hthrt.com/gsdt/ 转载请注明出处。